甲狀腺癌是發生於頸部甲狀腺腺體的惡性腫瘤,在世界範圍內發病率逐年上升。與多數癌症不同,甲狀腺癌通常進展緩慢,治療效果良好,總體五年存活率超過95%。

基本類型

  • 乳頭狀癌:占80%,進展緩慢,預後優異
  • 濾泡狀癌:占15%,通過血行轉移,預後較好
  • 髓樣癌:源於C細胞,部分有遺傳性
  • 未分化癌:極少見但高度侵襲性,預後差

高風險人群

  • 曾接受頸部放射治療者
  • 有甲狀腺癌家族史者
  • 女性(男女比例約1:3)
  • 40-60歲年齡段
  • 碘攝入極不平衡地區人群

主要症狀

  • 頸部無痛性腫塊
  • 頸部淋巴結腫大
  • 聲音變化或嘶啞
  • 吞嚥困難或不適
  • 罕見情況下呼吸受阻

確診流程

  • 體格檢查發現結節
  • 甲狀腺超聲評估
  • 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
  • 必要時進行分子標記物檢測
  • 術前分期評估

治療方案

  • 手術:首選治療方法,範圍取決於分期
  • 放射性碘:清除殘留組織和微小轉移
  • TSH抑制治療:降低復發風險
  • 外放射治療:用於特定高風險病例
  • 靶向藥物:晚期或難治性病例選擇

隨訪管理

  • 定期甲狀腺功能檢測
  • 腫瘤標記物監測
  • 頸部影像學檢查
  • 激素替代治療調整
  • 生活質量評估

近期進展

  • 微小癌(<1cm)觀察策略
  • 分子分型指導個體化治療
  • 微創手術技術應用
  • 新型靶向藥物開發
  • 降低治療相關併發症

甲狀腺癌雖發病率上升,但多數患者在規範治療後可獲得理想療效和生活質量。定期體檢、關注頸部變化、及時就醫是早期發現的關鍵。現代醫學治療已能為絕大多數甲狀腺癌患者提供良好預後和長期生存。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